台潛艦“海鯤號”9月底無法完成海測 輿論質疑能否如期交付
2025-09-18  來源:无  

香港新聞網9月17日電 台軍首艘自造潛艇“海鯤號”原定9月底完成海測,不過至今仍未展開潛航測試,或導致無法如期交艦。台輿論質疑當局用“拖字訣”掩蓋進度落後的真正原因,不願意誠實面對全民疑問。

“海鯤號”原定9月底完成海測、11月交艦,但台船總經理蔡坤宗今日(17日)證實“9月不可能完成(海上)測試”,尤其浮航、潛航等,強調一定要符合安全條件才會繼續進行。

蔡坤宗進一步說明,在潛航之前,設計時就要做重量控制,確保船“沉得下去、浮得上來”。此外,出航還有水密安全、系統裝備安全、水櫃等,一切都要經過再三安全檢驗、認證,確認水密、結構、系統、運作都達到安全,才會真的潛航。

但11月交艦期限臨近,台船對此回應稱“合約就在那邊”,會盡量滿足,避免被罰款。

“海鯤號”(圖源:台灣“中央社”)

不過,台船能否如約交付,島內輿論對此不樂觀。中國國民黨“立委”黃仁表示,兩個月的時間能否將海測和作戰測試做好,希望台軍“誠實以對”。

台灣民眾黨“立委”林憶君則批評,台自造潛艦進度一再延宕,台當局與製造商不能再“口號為先”、以“拖字訣”掩蓋真正問題,必須向台灣民眾交代清楚。

林憶君指出,“海鯤號”進度延宕已非第一次,原定今年4月進行海上測試,已經延後到6月17日才首度海測,歷經6月26日、7月3日共三次海測後,9月2日才回到91號碼頭。而先前傳出在9月5日將進行50公尺的淺水潛航,最後竟也是無疾而終。認為如今台船證實9月無法完成海測,再次顯示潛艦自造整體計劃存在嚴重問題。

“一艘潛艦都搞不定還敢編列預算十幾艘,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!”有台網友直指自製潛艦是台灣最大騙局之一,是浪費民眾稅金的“廢銅爛鐵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儘管島內吹噓“海鯤號”為台灣“自造”,但多數主要關鍵任務系統和子系統都由外國承包商提供。美國國防科技公司“L3哈里斯科技”銷售代表曾稱,他們提供了很多產品,包括艦上光電、電子戰支持措施、雷達和通信桅桿,以及統合通信系統和綜合平台管理系統等。潛艇最重要的水下作戰工具也有來自美國軍火商的球形聲吶系統。至於在戰鬥系統方面,“海鯤”號採用的是洛馬公司的系統,並將採用美製魚雷。

早前有台媒指出,台灣有沒有能力自製潛艇是一回事,有沒有必要是另一回事。以兩岸軍事差距看,台灣再怎麼造潛艇都無法與對岸抗衡,反而陷入引戰危機,“只有爭取兩岸和平發展,才是長治久安之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