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中國國民黨將於10月進行黨主席改選,9月15日至19日開放領表登記,目前已有多人表態參選。18日,前立委鄭麗文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完成登記。她說,特意選在“九一八”這一天登記,就是要呼籲國民黨“有骨氣要爭氣”。
鄭麗文當天在黨籍立委、婦女會、軍系後援會成員的陪同下走進國民黨中央黨部,完成登記參選。她說,之所以選在9月18日登記,是因為在抗戰勝利、台灣光復80周年的今天,民進黨竟附和美方炒作的“台灣地位未定論”,民進黨秘書長更公然否認台灣光復,這是不可原諒的行為。
鄭麗文強調,“九一八”是“國恥日”,絕不可忘記。參選國民黨主席兼負重大歷史使命,希望黨中央可以辦一場公平公正的選舉。也希望所有國民黨同志與她一樣,勿忘孫中山先生所說,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,莫散了團體,休了志氣。”
國民黨主席參選人、前立委鄭麗文 (圖源:台灣《聯合報》)
當日,另一位藍營“中生代”代表、現任立委羅智強也完成領表,還獲得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公開力挺。
此前透露有參選意向的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,則經過多日深思熟慮,終於決定加入這場選戰。據報道,16日晚,郝龍斌與“戰鬥藍”發起人趙少康進行了一場長談,之後確定由他出面角逐黨主席一職。獲得趙少康支持後,郝龍斌對此次選舉可謂勢在必得。
國民黨內一份最新民調結果顯示,若郝龍斌參選,對陣鄭麗文、羅智強以及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,郝龍斌、鄭麗文、羅智強將形成“三強鼎立”局面。其中,鄭麗文以22.2%的支持度領先於獲得20.5%支持度的郝龍斌,羅智強則獲得18.7%黨員支持,尚有26.8%的受訪者未確定投票意向。三人之間差距并不大,誰能出線仍未可知。
國民黨聲量前四名的參選人將於本周六展開辯論 (圖源:台灣“中天新聞”)
作為唯一的女性參選人,鄭麗文過去曾以“藍營女戰將”的形象示人,公開表態主打“團結革新”“對抗綠營”,還呼籲清除藍營內耗,重建認同中華民族的底色。這些言論讓不少藍營支持者眼前一亮。其獨特的政治履歷與鮮明的兩岸主張,引發輿論關注——國民黨是否將出現第二位女性黨主席?
在台媒發起的網絡投票中,鄭麗文以約65%的支持度,大幅領先羅智強、郝龍斌和張亞中。儘管線上民調不等於黨員實際投票意向,但仍能一定程度上折射藍營基層與網絡社群的氛圍,表明鄭麗文在輿論聲量上佔據優勢。
黨內人士指出,藍營基層對於國民黨傳統的“宮廷文化”做派早已唾棄,尤其“大罷免”後,民進黨仍然展現強硬姿態。黨員希望國民黨中央轉型為戰鬥模式,與民進黨展開抗衡。鄭麗文、羅智強恰巧能扮演這角色。尤其鄭麗文來自民進黨,熟悉綠營戰法更獲得加分。
國民黨前立委邱毅稱,鄭麗文屬於“改革派”力量,以其犀利口才與強烈改革色彩,收穫高聲量。但“保守派”擔心她會帶來“黑天鵝式”劇變。資料顯示,鄭麗文的政治生涯始於學生時代。從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,赴美深造並獲法學碩士學位。1991年,鄭麗文加入民進黨,曾任“國大”黨團副總召集人等多個重要職務。
但隨著對民進黨政治路線的深入了解,鄭麗文逐漸認清其“台獨”主張的危害。2002年,她因批評民進黨官員被停權,而其本人表示是主動退出民進黨。2005年,在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的邀請下,鄭麗文正式加入國民黨。
在國民黨內,鄭麗文曾歷任發言人、文傳會主委、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等黨職,於2008年、2020年兩次當選黨籍不分區立委。今年6月,鄭麗文與前立委郭正亮、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、網紅“館長”陳之漢、台灣高中女教師區桂芝等人共同成立“黨外在野大聯盟”。
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後,鄭麗文在接受多家網絡政論節目採訪時,多次強調“我們就是中國人”“台灣人也是中國人”。她認為,國民黨應秉持“兩岸同屬一中”“台灣人是中國人”的立場積極爭取選民支持,讓這一路線成為選民認可的核心價值,而非放棄自身立場去迎合民進黨。
對於民進黨當局的“台獨”言論,鄭麗文則痛批其“玩文字游戲”“自欺欺人”,直言這類操作是製造仇恨,台灣社會已為此付出太多代價。
對於此次選舉,鄭麗文說,國民黨要再度崛起,既要推動世代交替,更需實現老幹新枝,通過公平選舉,讓國民黨員選出最適合擔任黨主席的人選。期望能重新凝聚全體黨員對國民黨的向心力,彰顯全黨上下團結一心的態勢。
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勛撰文指出,國民黨此次主席選舉堪稱“世代之爭”。在目前的參選人中,鄭麗文與羅智強屬於“中壯派”,無論最終誰當選,都將凸顯國民黨的全面世代交替。
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認為,國民黨主席應當堅守黨的路線與價值,重新回歸黨章和政綱。在兩次“大罷免”均被台灣民意否決的情形下,國民黨應更具底氣與自信。(完)